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媒体聚焦>详细内容

周文宗:执着“唯鳝”天地宽

来源:农民日报 胡立刚 作者: 发布时间:2024-02-06 08:57:17 浏览次数: 【字体:

上海本帮名菜中有一道响油鳝丝,因为这道菜,上海市场每天的黄鳝销售量以百吨计,潇洒挣着黄鳝批发零售钱的经销商和享受着美味的消费者都知道,上海市场上的黄鳝几乎没有本地产的。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上海市场上三分之一黄鳝产品和上海市农科院生态所水生生物科研团队有关,更少人知道,这个水生生物科研团队是目前全国唯一一个围绕黄鳝产业全产业链开展科研和服务的团队。

团队领头人、国家特色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上海综合试验站站长、农业农村部稻渔综合种养生态重点实验室主任周文宗表示,为了组建起黄鳝全产业链科研、服务团队,过去三十四年真的是执着"唯鳝",靠着这份执着,团队的天地越来越宽。

看似"三心二意",实则专一"唯鳝"

临近2024新春佳节,上海市场黄鳝销售量比平时略有增长,每天达到25万公斤左右。黄鳝的批发价和零售价也比平时高,分别为每公斤80元、100元以上。上海市场的数据证明了经营者、消费者的共识,即黄鳝是个一年四季"量价双稳"的好产品。但是不得不承认,在农业科技突飞猛进的时代,针对黄鳝这个为华夏儿女提供高蛋白高营养又承载了鳝鱼文化的淡水水产品类,科研的力量堪称单薄,导致目前的养殖量跟不上市场需求,甚至可以说还差距很大。

记者了解到,黄鳝虽好,国内专门从事黄鳝研究的人却不多,即便在淡水养殖大省如湖北、湖南、江西,专门研究黄鳝的团队也少,而要推动黄鳝产业高质量发展,必须突破品种选育、露天和工厂化养殖技术到加工品研发等环节的科技瓶颈,从而用科技武装黄鳝产业全产业链。

"改革开放之后全国各地的养殖户就看好了黄鳝产业,因为疾病多、种苗繁育难等问题,产业早早遇到了瓶颈,早期从事黄鳝品类研究的人也因此另谋出路,产业得不到科技支撑。"周文宗说。

1990年周文宗走出大-4688110美高梅集团唯一网站门后便加入了养黄鳝致富的大军,并因此爱上了黄鳝。即便遭遇了规模化养殖怎么养都养不好的打击,在读研、读博期间仍争取到了农业生态、生态工程专业导师的支持,写出了"唯鳝"的硕士、博士论文,并于2003年率先提出黄鳝静水无土生态养殖模式,2004年发明黄鳝种苗筛选的定量方法,2007年成功实现黄鳝浅水无土半人工繁殖。

2011年以人才引进方式到上海市农业科-4688110美高梅集团唯一网站工作后,周文宗直面没有项目没有团队的现实,一头钻进庄行试验基地,像个农民一样整天围着田地转,围着各种环境里的黄鳝转。

"稻-鳝""菜-鳝"等露天生态循环科研小区

功夫不负有心人,周文宗及其团队连年获得独树一帜的科研突破:2012年,打破了黄鳝自然繁殖的时间限制,把配对产卵的时间提前到每年的2月;2013年,根据我国稻田种养结合的发展趋势,创制"稻-鳝"共作模式,技术辐射到江苏、湖北、浙江、贵州等10多个省市;2016年,合理搭配开口饵料,大幅度提高黄鳝稚鱼的成活率;2018年,主持项目"黄鳝苗种生态繁育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获上海市农业科-4688110美高梅集团唯一网站科技成果一等奖和全国商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21年,创制黄鳝立体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技术,使黄鳝每茬产量在25公斤/平方米以上;2023年,采用酶解技术,成功小规模制备黄鳝蛋白肽,提升了黄鳝的附加产值。

农业科研人员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其内涵非常明确,即科研成果要体现出推动产业发展的价值。在这方面,周文宗始终坚持农业科技服务农业产业的宗旨,因此,他的科研成果和技术,是黄鳝产业发展所需的成果和技术,是经得起市场考验的成果和技术。

湖北省仙桃市洪渊泽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是目前全国最大的黄鳝养殖专业合作社,养殖面积达到1万多亩,以优质鳝鱼、鳝苗为主打产品的合作社年经营产值超过了3亿元,优质活黄鳝产品占领了近30%上海市场份额。记者了解到,合作社取得如此高质量发展,源自慕名7次到上海请教周文宗。在周文宗的指导下,合作社成立了全国首家黄鳝院士专家工作站,形成了鳝苗、鲜活鳝鱼产品的强大竞争力。

除了"唯鳝",还要善为

上海市农科院庄行基地东侧一隅,是水生生物团队基地。以方格状排列的"稻-鳝""菜-鳝"等露天生态循环科研小区整齐划一。设施化养殖大棚内,每平方米至少可养成25公斤商品鳝的100多个模拟水池井然有序,像精灵一样的大大小小黄鳝在不同的水生态小环境里安生。最令人震撼的是鳝、鳅、螺种质资源收集保存与品种选育试验区,温室大棚内有600套多元养殖巢,保存了500余份黄鳝种质资源,200余份泥鳅、田螺种质资源,全世界绝大多数黄鳝和泥鳅地方种群或品系在这里可看到亮丽的"身影",一对对"黄鳝夫妻"在各自的小天地里恩爱产卵。

设施化养殖大棚内部一隅

吕巍巍2017年拿到华东师范大学水产动物营养专业博士研究生学位,通过上网了解到周文宗"唯鳝"的成果和黄鳝产业的前景,毅然加入团队。他告诉记者,这个试验区收集了全国的黄鳝品种,是目前品种最全的黄鳝种质资源保护与展示地,是周文宗老师带着他历时6年跑遍22个省市的成果。

"今年下半年,我们团队会拿出黄鳝分类的报告,中国首个黄鳝分类报告。"吕巍巍自信地说。

记者了解到,因为吕巍巍等青年才俊的加盟,周文宗和他的团队构建起全国独一无二的黄鳝科研基地,自2016年以来顺利组建起围绕黄鳝产业全产业链的6人科研团队,其中五位是博士,其中两位还是博士后。放眼全国,真找不出第二个类似的研发团队。

而在这个过程中,团队获得四个上海市科技兴农项目,团队所获成果和团队成员成长有目共睹。如近五年,相继肩负起国家特色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上海综合试验站站长、农业农村部稻渔综合种养生态重点实验室主任重任的周文宗主持获授权发明专利9项,软著10件,主笔发表论文38篇,其中SCI论文22篇,还获得2022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等荣誉。吕巍巍除获授多项发明专利、发表多篇高水平论文外,在竞争激烈的上海市农科院顺利评上副研。

鳝、鳅、螺种质资源收集保存与品种选育试验区一隅

周文宗三十四年"唯鳝"已经是一个奇迹,在短时间内组建起全产业链研发团队、研发基地,并取得如此众多成果和荣誉,实在了不起。那么,是什么样的力量和希望在推动这个团队的爆发呢?

"黄鳝产业稳定的市场前景和产业链各环节需要科技支撑,这不是只有我们团队看到的,我们团队如此快速成长,得益于周老师站在生态循环的、全产业链的高度审视黄鳝科研工作,得益于周老师的宽广视野和科研格局,周老师常年带头在庄行基地做试验、亲自到全国各个养殖基地收集第一手信息,把我们带进了黄鳝全产业链,找到了发挥的空间。"吕巍巍肯定地说。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

XML 地图